国际视野回归热土,海南自贸港电影产业迎来新引擎
美国时间5月1日,中国青年导演周宏霖凭借动作短片《英雄涅槃》斩获58届雷米奖,荣获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最佳原创剧情短片奖。这并非该片首次获得国际认可。在2023年,这部作品已在洛杉矶荣获第36届华鼎奖-世界青年短片大赛-最佳导演奖。
周宏霖曾被母校海南华侨中学评选为优秀校友。在好莱坞的聚光灯尚未熄灭之际,周宏霖已悄然回到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筹备他的新电影项目。此举为海南自贸港打造国际电影产业高地的战略蓝图增添了生动注脚。
国际舞台的新起之秀
周宏霖的创作履历,闪耀着国际电影节的认可之光。早在2021年,其短片《FADE》入围中美电影节最佳短片奖,次年更在休斯顿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剧情短片提名。
2023年,周宏霖凭借与动作导演李嘉敖共同出品的概念动作短片《英雄涅槃》在洛杉矶摘得36届华鼎奖-世界青年短片大赛最佳导演桂冠。作品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叙事张力征服国际评委,拓宽其好莱坞之路。
2024年9月,周宏霖携新作《ROSE》亮相第十届格伦代尔国际电影节。这部改编自青年作家王一凡中篇小说的作品,提名最佳剧情短片,再次展现其跨越类型的叙事才华。
海南自贸港:磁吸国际影人的政策高地
周宏霖选择海南作为新片拍摄地,与海南自贸港的独特优势密不可分。
“自贸港个人所得税优惠、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进口设备免税等政策,让海南成为影视产业的价值洼地,”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指出。这些极具竞争力的条件,正吸引着国内外影视资源加速向海南聚集。
海南正积极构建影视产业服务体系。例如,整合政策解读、云瞰景、演员库等资源的 “海南拍-拍海南”影视拍摄服务指南小程序,旨在为电影人提供一站式便利。
同时,海南已发布《海南省优秀电影创作生产传播项目扶持奖励暂行办法》,对优秀影视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彰显了吸引优质项目落地的决心。
人才回归:撬动产业升级的支点
周宏霖的回归,是海南吸引国际水准影视人才战略的重要成果。他的国际视野、创作经验与海南的产业雄心相遇。
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全年可拍的“天然摄影棚”。海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潜力巨大。2023年,有30个剧组进驻海南拍摄,其中《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等影片的热映,使海南陵水、儋州等取景地成为网红打卡地,印证了“影视+旅游”的联动效应。
业内人士建议,探索建立跨省协拍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提升整体效率。周宏霖的拍摄实践将为后续产业升级提供宝贵经验。
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双重奏
周宏霖在海南的创作,承载着超越单一项目的战略意义。
经济层面:影视产业作为“无烟工业”,高度契合海南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影视制作带动的就业、消费以及衍生的旅游价值,将直接惠及地方经济。“电影和旅游的结合将迸发巨大能量,”海南省旅文厅相关人士表示,“未来海南还将寻求电影与旅游行业结合的新突破点。”
文化层面:周宏霖的国际背景将助力海南成为 “中国电影文化出海”的重要支点。海南自贸港在跨境资金流动便利、人员进出免签等方面的优势,为国际合拍片创造了理想环境。制片人单佐龙曾描绘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路径:“登上世界头部电影节舞台、实现全球商业上映和海外发行、在合拍中融入国际元素。”周宏霖的新作,正是这一路径的潜在实践者。
正如海南官方所强调的:“‘海南拍、拍海南’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成为一种态度,甚至是一种风潮。相信海南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风情必将带来激情与灵感。”
周宏霖的选择,标志着海南正从风光优美的“天然摄影棚”向具备完整服务能力和政策吸引力的“影视产业新高地”加速蜕变。他的回归,不仅是个人事业的延续,更是海南自贸港利用开放政策、独特资源吸引全球创意人才,推动电影产业升级、实现经济与文化双赢的关键一步。